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中,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必須同時滿足8個條件,其中第三條,“對企業主要產品(服務)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技術屬于”《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》的范圍。根據該規定,傳統行業制造的傳統產品,也可以是高新技術產品,只要其關鍵技術符合要求。
那么,對于傳統行業來說,我們該如何實操高新技術企業的申報呢,進一步說,我們如何申報專利、如何規劃研發活動呢,才能更好的符合高新技術領域的要求?
先舉一個案例,一個專門生產拉鏈的企業,生產有各種各樣的拉鏈產品(拉鏈產品本身沒有較大的技術創新)。企業為了申報高新,在近三年中申請了15個專利(實用新型),15個專利分別是針對公司生產的各功能用途拉鏈產品,研發活動也是以各功能用途的拉鏈作為研發立項,那么這樣的研發立項及專利申請,能夠體現出高新申報要求的技術創新性么?
顯然,這樣的立項、這樣的專利布局,筆者認為是不恰當的。對于本身未有較多創新的傳統產品來說,此時企業技術創新更多的應該體現在生產環節的創新,也就是工藝的創新、設備的創新、與自動化智能化結合的創新,從而可以實現更好的性能、更多的功能、更高的生產效率、更低的生產成本。而在拉鏈行業,拉鏈行業涉及的新材料運用、特殊用途拉鏈、植齒組裝設備、自動化生產設備、高新技術運用等方向都是高新技術集中地,然而這些卻不曾在該企業的研發立項及專利中體現。
所以,對于生產傳統產品的企業計劃申報高新時,應該注意哪些方面呢?
一. 高度重視專利的布局。首先,要挖掘生產過程中的創新點,具體體現在設備的創新、工藝配方調整、自動化智能化技術運用等方面;其次,如果傳統產品本身有了較多的技術創新,那么我們可以從產品自身多加挖掘。
二. 高度重視研發活動和研發活動命名。
1、在高新申報中,技術專家審核的要點也是研發活動,研發活動要體現項目實施的必要性以及項目掌握的核心技術,核心技術產生專利,所以,一份高質量的專利也將體現研發活動的創新性。對于傳統產品來說,很難將其產品本身歸集到八大高新領域,此時,就需要將生產環節的創新歸集到八大領域中。
2、對于研發活動的命名,也是需要高度重視的,通常來說,研發活動的命名為:技術創新點(或者技術創新的有益效果)+技術創新的具體內容,這里的技術創新點需要和RD表中的核心技術、PS表中的關鍵技術以及知識產權的技術創新點能夠互相對應。
三. 高度重視科技成果轉化。在高新申報中,科技成果轉化是高新技術認定中的一個高分點,企業務必做好,尤其對于生產傳統產品的企業。此時,如果科技成果是新工藝、新材料、新設備,證明材料就可以從運用證據角度來收集,比如:運用新工藝、新設備的現場照片(前后對比圖)、第三方的檢驗報告、成果鑒定報告等。如果科技成果是新產品,證明材料就可以從實物證據角度來收集,比如:產品檢測報告、產品驗收證書、新產品證書、銷售合同、樣品樣機等。
總而言之,傳統行業申報高新,須從技術創新層面重視,這不僅是高新一本證書,更是企業提高核心競爭力的有效利器。